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每日资讯 >> 木材进口量暴跌11.4%!中国木材市场如何破局?

木材进口量暴跌11.4%!中国木材市场如何破局?

木材进口量暴跌11.4%!中国木材市场如何破局?
    马上咨询

           2025年开年,中国木材进口“量价齐跌”的数据一度冲上热搜。进口量下滑的背后,是一场从房地产冷热到全球供应链博弈的连锁反应。小编将带领大家深入分析数据背后的深层原因,以及探究未来的发展趋势。

    一、进口数据核心分析

           2025年1-2月,中国原木及锯材进口量为845万立方米,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.4%,相当于每天少进口约3.2万立方米(按60天计算);中国原木及锯材进口金额为17.55亿美元,同比下降8.1%。虽然进口量和金额都在降,但金额降幅更小,说明每立方米木材价格实际上涨约3.7%(从约200美元/立方米升至207美元/立方米)。

    二、“价量双跌”原因分析

    1、国内需求减弱

           房地产、家具等行业呈现需求疲软态势。2024-2025年中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大幅下降,直接减少建筑用木材(如松木)需求。随着消费升级,家具制造业进口木材从低端向高端转型,红木、橡木等高价值木材进口量稳定(仅下降2%),而普通松木进口量暴跌18%。

    2、国际政策影响

           地缘政治问题影响着进出口贸易。由于俄罗斯(中国最大木材进口来源国之一)与乌克兰的争端仍未正式和缓以及巴以冲突继续扩大,俄罗斯木材市场持续遭到制裁。中国从俄罗斯进口量持续缩减,进而转向从东南亚和非洲进口。

    三、木材市场未来趋势预测
           尽管开年来的木材进口市场呈现温和收缩之态,预计全年进口量降幅在8-10%之间。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利好--保障性住房新政、首付比例下调政策(如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%)、房贷利率连续三次LPR下调政策(5年期利率降至3.6%)等等,下半年对木材市场的需求应高于上半年。

    2025年初,中国木材进口数据呈现下滑态势,这一现象并非单一因素所致,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。它既反映出短期市场在需求层面的阶段性调整,也揭示出行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结构性转型趋势。

           对于行业参与者而言,仅仅停留在对进口量价的表面观察已远远不够,必须深入探究市场底层逻辑的深刻变化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,于挑战中敏锐地捕捉到转型升级的全新机遇,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道路。

    【免责声明】:本文内容整理自行业公开信息,仅供交流参考,不构成任何合作或决策依据!